关于“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担君之忧”的全句,综合相关资料整理如下:
原句出处
该句出自唐代柳宗元的《吊屈原文》(《楚辞》),原文为:
> 吾哀今之为仕兮,庸有虑时之否臧?食君之禄,畏不厚兮,悼得位之不昌。 其中“食君之禄,畏不厚兮”是原句的核心部分,表达受恩者应谨慎对待所受待遇的道德责任。
常见误写与衍生表述
《三国演义》中,吴将徐盛曾言:“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何惧哉!”这是对原句的演绎性改编,但并非原句本身。
现代网络语境中,该句常与其他表述结合使用,如“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去掉“忠”字)或添加现代语补充,但均非原句。
核心思想
该句体现中国传统伦理观中的“无功不受禄”原则,强调受恩者应具备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既指古代臣子对君主的忠诚,也泛指现代人对所受惠者的担当。
综上,原句应为“食君之禄,畏不厚兮”,而“忠君之事,担君之忧”是后世对原意的延伸解读。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