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描写夏至端午的古诗词?

59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唐代)

“君臣相顾尽千里,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虎狼猬鼠困王化,龙蛇蜿蜒陪帝功。”

《赠王僕射》(唐代)

“端午日近六月半,昼长夜短难招魂。人生能有几朝荣,白首偕老不须论。”

《龙船夜渡》(宋代)

“天文推节斗分明,争似龙船夜渡情。潮平两岸阔如练,不似湖南江浸情。”

《端午》(明代)

“金风吹玉佩,绿水拂冰纨。欲识端的意,先问扫黄鹤。”

《满江红·临江仙·满江红》(宋代 岳飞)

“端午佳节汨罗川,蒲艾齐飞七夕天。”

《陪侍御史东郭公园林亭即事》(唐代 刘禹锡)

“端阳未至清江曲,杜鹃声咽塞花深。”

《夏夜友人戏为诗》(唐代 李白)

“池上碧苔三四点,柳边黄酒一杯香。临岐笑别端阳节,关塞千重送客郎。”

《乙卯重五诗》(陆游)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午日赐衣》(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竞渡歌》(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端午》(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渡诗》(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喊,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端午帖子词》(宋-苏轼)

“雨细方梅夏,风高已麦秋。应怜百花尽,绿叶暗红榴。”

《端午日》(杨时)

“悠悠南北各天涯,欲望乡关眼已花。忆得亲庭谁共语,应怜游子未还家。”

《端午帖子(其六)》(太上皇帝阁 周必大)

“槐夏风清麦已秋,三千珠翠从宸游。玉阶斗采忘忧草,水殿临观竞渡舟。”

《端午至太平寺》(喻良能)

“客里逢端午,僧廊雨气凉。筼筜千个碧,薝卜六花香。鲁頖程尤远,潘舆兴自长。”

这些诗词不仅描绘了夏至端午的景色和习俗,还表达了诗人们对这一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