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松下问童子

59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贾岛的诗作,全诗通过问答形式描绘了诗人寻访隐者的过程及隐者的高逸形象。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诗句含义

前两句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诗人在松树下向隐者的童子询问师傅的去向,童子回答师傅采药去了,且指出师傅就在这座山中,但云雾缭绕,具体位置无法知晓。

后两句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童子进一步说明,师傅虽在山中,但被云雾遮蔽,隐者行踪神秘莫测。这两句通过“云深不知处”的描绘,强化了隐者的超凡脱俗与山川的幽深感。

二、艺术特色

寓问于答

诗中未直接说明询问内容,而是通过童子的回答隐含“师往何处去”的疑问,体现含蓄表达。

意象选择

- 松:

象征坚韧品格,与隐者品德呼应。

- 云深:营造神秘氛围,暗示隐者超凡脱俗。

三、文化背景

隐士文化:唐代文人常以隐士自比,表达对世俗的超脱。此诗通过寻隐者的情节,反映当时文人对自然与人文精神的追求。

语言风格:贾岛以白描手法著称,此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被《全唐诗》收录为“七言绝句”经典。

四、教育意义

古典文学启蒙:作为小学必背古诗,帮助学生理解问答式诗歌结构。

文化传承:通过赏析隐士意象,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综上,此诗以简洁语言刻画隐者形象,通过“云深不知处”传递对自然与人生的哲思,是唐代山水诗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