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定而后动"出自《孙子兵法·计篇》,原文为:"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故善战者,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
具体解析:
出处背景 该句出自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兵法·计篇》,强调战争前要进行周密的筹划和战略分析,通过"庙算"(即在庙堂上计算胜负)来决定行动方案。
核心含义
- "谋定": 指对敌我双方实力、地形、时机等综合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出科学可行的作战计划。 - "后动"
- "知止":明确行动目标与边界,避免过度扩张或误判。
- "有得":通过精准谋划和及时收手,实现战略目标。
应用领域 该原则不仅适用于军事领域,还广泛应用于商业决策、投资理财、个人成长等场景。例如,投资需像排兵布阵般分析市场趋势,避免盲目跟风。
其他相关说法:
《菜根谭》:
明代赵朴初在《菜根谭》中也有类似表述:"以柔克刚,谋定而后动",强调以智慧化解矛盾。
《大学》:《大学》中"知止而后有定"与"谋定而后动"有相似思想,但属于不同语境的独立论述。
综上,"谋定而后动"是《孙子兵法》中经过实践验证的军事智慧,其核心理念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