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海战诗词
《东沟行》- 黄遵宪(1894年) 描写中日甲午海战,以“神龙分行尾衔尾,倭来倭来渐趋前”展现敌军阵型,以及“地炉煮海海波涌,人声鼓声噤不动”的惨烈战况。
《哀旅顺》- 佚名(1894年)
通过“海水一泓烟九点,壮哉此地实天险”描绘旅顺港的军事要塞,展现清军抵抗外敌的悲壮场景。
《送王总戎东征》- 欧大任(明代)
虽为陆战诗,但以“楼船令待伏波军”等句借指海军作战,体现古代对海战的重视。
二、现代海战诗词
《西沙壮歌》- 佚名(2023年)
新时代作品,以“铁舰如鲨吞浪至,礁盘凝血染沧溟”展现西沙海战的宏大场面,体现现代海军的威严与牺牲精神。
三、其他相关作品
《甲午海战一百一十年祭》: 虽为现代诗,但以沉痛笔触回顾甲午海战,是纪念性文学作品。 《减字木兰花·纪念淮海战役三十五周年》
四、补充说明
海战诗词常通过“炮火”“海浪”“军旗”等意象表现战斗的激烈与悲壮。如黄遵宪的《东沟行》以生动的画面展现敌军炮火,而《西沙壮歌》则通过“弹雨横斜珊瑚碎”体现现代海战的残酷性。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学瑰宝,也是历史见证。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