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算来”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释义
字面含义 通过弯曲手指进行计数,常用于描述通过简单计算即可得出的结果,如“屈指可数”。
引申含义
- 时间短暂: 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如“屈指算来,我们已经认识十年了”。 - 数量稀少
- 突出地位:引申为“首屈一指”,表示在同类事物中最为突出,如“屈指算来,他的成就最显著”。
二、用法特点
语境适应性:既可用于口语,也适用于书面表达,常见于叙事、议论和描写场景。
结构功能: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或状语,例如“屈指算来,任务已经完成”(谓语),“屈指可数的机会”(定语)。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俯仰之间(时间极短)
一朝一夕(极短时间)
光阴似箭(时间流逝快)
寥寥无几(数量稀少)
反义词:
不可胜数(数量极多)
恒河沙数(数量庞大)
四、出处示例
文学引用:欧阳修《唐安公美政颂》:“今文儒之盛,其书屈指可数者,无三四人。”(形容文人数量稀少)
现代应用:
“屈指算来,公司业绩连续三年保持增长,团队规模也扩大到百人以上。”(数量增长显著)
综上,“屈指算来”通过形象的肢体动作比喻时间或数量的可控性,是汉语中表达“大概估算”或“突出地位”的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