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青山欲共高人语

59

这句诗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全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的悲愤情怀。具体解析如下:

一、诗句字面与注释

“青山欲共高人语”

以拟人手法将青山赋予人的情感,仿佛青山有意与高雅之人(指词人自己)交流。这种表达既展现了自然的灵动,又隐含了词人对知音难觅的怅惘。

“联翩万马来无数”

用“万马奔腾”比喻群山连绵不绝的动态景象,强化了视觉冲击力。此句通过夸张手法,突出了青山仿佛主动趋近、欲诉衷肠的态势。

“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描绘了青山在烟雨中若隐若现、徘徊不前的画面,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阻隔。烟雨的朦胧感更强化了这种怅惘与无奈,呼应了词人壮志难酬的境遇。

二、整体意境与情感表达

自然与人生的隐喻:

青山象征高洁品格与远大抱负,烟雨则隐喻人生无常与世事难料。两者结合,形成“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核心意象。

怀才不遇的共鸣:词人借青山的“徘徊”与“未至”,映射自身虽具才华却难以施展的境遇,表达了对主战派人物叶衡的追慕与自身壮志难酬的悲愤。

三、文学手法与地位

拟人化与象征:通过拟人化手法,辛弃疾将自然景物与主观情感高度融合,开创了豪放词中情景交融的新范式。

历史背景:此词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主战思潮兴起,词人借景抒怀,既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隐含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综上,这句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深刻反映了词人内心的壮志未酬与孤独感,是辛弃疾豪放词中情感表达的经典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