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姓的起源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源于姬姓
发祥地为郑国:郑姓出自姬姓,发祥地为郑国,是黄帝的后裔。周宣王时期,封其弟姬友于郑地(今陕西华县一带),建立郑国,姬友即为郑桓公。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所灭,郑国子孙为纪念故国,纷纷改姓为郑。
黄帝的后裔:黄帝的第五世孙后稷是郑姓的血缘始祖,黄帝的第19代孙姬昌是商朝的西伯,姬昌的儿子姬发灭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成为周武王。因此,周朝王室的后裔也是郑姓的起源之一。
源自子姓
商王武丁之子子奠之后:子奠也称奠侯,以主持祭奠用酒而得名,为商朝一方国。郑成功是明末清初的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他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郑成功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世称“国姓爷”。
源于姜姓
姜太公之后:姜姓郑氏出自姜太公之后,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姜太公之少子井叔于郑,以统治子姓郑人,史称西郑,故城在今陕西凤阳。
源于地名
以居邑名称为氏:出自古褒国附庸之邑南郑。
源于改姓
少数民族改姓:朝鲜族、蒙古族、裕固族、哈尼族、满族等少数民族也有改姓为郑的情况。
综上所述,郑姓的主要起源是源于姬姓,与周朝的郑国有关,其他来源包括子姓、姜姓、地名以及少数民族改姓等。郑姓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力,其主要发源地是今天的河南中部一带,尤其是荥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