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接表达求救行为的成语
呼天喊地 形容极度焦急时呼喊天地以求救助,如白居易《琵琶行》中“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延伸意象。
阿鼻叫唤
源自梵语,比喻陷入极境后的悲惨呼救,带有宗教色彩的悲怆感。
嗷嗷无告
形容因饥饿或困境而无处求援的悲惨状态,如“饥寒交迫,嗷嗷无告”。
二、从紧迫性表达求救需求的成语
十万火急
形容情况极端紧急,需立即救援,如“火警警报响后,消防员十万火急赶赴现场”。
危在旦夕
指危险迫在眉睫,需紧急应对,如“病情危在旦夕,医生争分夺秒抢救”。
急不可耐
形容焦急到无法忍受,常伴随呼救行为,如“洪水淹没低洼地,居民急不可耐地呼救”。
三、其他相关成语
救苦救难: 泛指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人,如“慈善机构致力于救苦救难”。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注:部分成语如“呼庚呼癸”(古代天干名,与求救无关)和“不救之症”(比喻无法挽救的困境)虽含“呼”或“救”字,但与直接呼救行为无关,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是否相关。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