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啥履蹒跚四字成语?

59

步履蹒跚是一个四字成语,读音为[bù lǚ pán shān]。这个成语形容的是走路时腿脚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样子,通常用来描述老年人、身体虚弱者或者受伤者的行走姿态。它也可以用来比喻处境艰难。

出处与典故

唐·杜甫的《九日寄岑参》中提到:“出门复入门,雨脚但如旧。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寸步曲江头,难为一相就。”虽然这首诗并没有直接使用“步履蹒跚”这个成语,但它描绘了行走困难的情景,为后来成语的创造提供了灵感。

唐·皮日休的《上真观》中有“天禄行蹒跚”的句子,直接使用了“蹒跚”一词,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步履蹒跚”这一固定成语。

语法结构与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比喻处境艰难。

可以作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寸步难行、进退维谷、左右为难。

反义词:大步流星。

示例

美娘赤了脚, 步履蹒跚地走了进来。

爷爷腿脚不灵,走起路来 步履蹒跚

张大爷的腿脚不再灵便,走路时需要拄着拐杖, 步履蹒跚

这个成语通过形象的描述,生动地展现了行走不便的状态,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和日常交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