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演义》的谐音歇后语,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曹操相关
1. 曹操转胎——疑心重
2. 曹操杀人——乱来一气
3.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4.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5.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6.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7.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8.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二、张飞相关
1.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
2.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3.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4. 张飞卖豆腐——人强货不硬
5.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6.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三、诸葛亮相关
1.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虚伪
2.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3.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4. 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四、周瑜相关
1.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2. 周瑜斗马超——赤膊上阵
3. 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五、关羽相关
1.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自知形象不佳
2.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直截了当
3. 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
六、其他经典
1.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英雄难过美人关
2. 东吴众将伐曹——人多力量大
3. 诸葛亮借东风——神机妙算
注:谐音歇后语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例如“曹操吃鸡肋”谐音“食之无味”,“张飞使计谋”谐音“粗中有细”等,既保留了三国故事背景,又通过谐音产生幽默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