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明号的创建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综合了不同层级和行业的具体要求:
一、基本条件
人员构成
以青年为主体,35周岁以下青年占比50%以上,负责人中至少1人年龄不超过35周岁。
国内人员占比80%以上,负责人和号长均为中国国籍。
组织建设
团组织健全,活动正常,能围绕单位中心工作开展创建活动,发挥团员模范带头作用。
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职或兼职负责人,单位领导支持创建工作。
政治素养
坚决拥护党的领导,贯彻执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二、核心标准
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团结协作、诚实守信,弘扬文明新风,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信用意识。
业务能力
青年成员掌握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50%以上达到二级青年岗位能手标准,90%以上为三级以上骨干。
在工作中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工作业绩
工程质量高、施工进度快、物质消耗低、安全生产好,获得上级和合作单位高度评价。
三、创建氛围与保障
创建活动
制定详细创建计划,包含目标、措施、考核标准等,定期总结检查。
开展岗位练兵、创新创效活动,形成具有特色的创建模式。
团建与宣传
团组织活跃,定期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增强青年凝聚力。
设立意见箱、挂牌服务,通过宣传栏、墙报等公示创建进展和活动成果。
社会影响
在行业内具有示范性和影响力,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每年不少于3次。
四、其他要求
遵守法律法规,无重大责任事故或违法违纪行为。
创建档案规范完整,包含计划、措施、考核记录等可追溯材料。
以上标准需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细化方案,确保创建活动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