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现代诗中,歌颂母爱的作品以《给母亲》最为典型。以下是该诗的节选及解析:
《给母亲》节选
```
母亲,那还只是前天,
我完全是你的,你唯一的儿;
你那时是我思想与关切的中心:
太阳在天上,你在我心里;
每回你病了,妈妈,如其医生们说病重,
我就忍不着背着你哭,心想着世界的末日就快来了。
那时我再没有更快活的时刻,
除了和你一床睡着,
我亲爱的妈妈,
枕着你的臂膀,贴近你的胸膛,
跟着你和平的呼吸放心的睡熟,
正像是一个初离奶的小孩。
但在那二十几年间,
虽则那样真挚的忠心的爱,
我自己却并不知道:
“爱”那个不顺口的字,
那时不在我的口边,
就这先天的一点孝心完全浸没了我的天性与生命。
过来的变化多大呀!
这不是说,真的,我不再爱你,
妈!或是爱你不比早年,
那不是实情;
只是我新近懂得了爱,
再不像原先那天真的童子的爱,
这来是成人的爱了;
我,妈的孩子,
已经醒起,并且觉悟了这古怪的生命要求;
生命,它那进口的大门是一座不灭的烈焰——爱;
谁要领悟着里面的奥妙,
谁要觉着这里面的搏动,
(在我们中间能有几个到死不留遗憾的!)
就得投身进这焰腾腾的门内去。
但是,妈,亲爱的,
让我今天明白的招认对父母的爱,
孝,不是爱的全部;
那是不够的;
迟早有一天,
这“爱人”化的儿子会得不自主的移转他那思想与关切的中心,
从他骨肉的来源,
到那唯一的灵魂;
他如今发现这是上帝的旨意,
应得与他自己的融合成一体。
自今以后,
不必担心,亲爱的母亲,
不必愁,
你唯一的儿子会得在情感上远着你们;
啊不,你应得欢喜,
妈妈呀!
因为他,你的儿,
从今起能爱,
是的,能用双倍的力量来爱你,
他的忠心只是比先前益发的集中了。
```
诗中母爱的表现
童年的母爱 通过“我完全是你的,你唯一的儿”“枕着你的臂膀,贴近你的胸膛”等意象,描绘了婴儿时期对母亲的依赖与安全感。
生命觉醒后的转变
随着成长,徐志摩意识到母爱不仅是生理需求,更是精神寄托。他提到“生命的大门是一座不灭的烈焰——爱”,暗示母爱是生命力量的源泉。
成年后的升华
最后,他宣告“不必担心,亲爱的母亲”,因为儿子将学会用更广阔的视角去爱,甚至将这份爱升华为对灵魂的融合。
其他相关作品
《足元》: 通过“母がくれたたくさんの优しさ”(母亲给予的诸多温柔)等词句,表达对母爱的追忆与感恩。 《残春》
以上内容综合了徐志摩不同时期的作品,展现了他对母爱的多维度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