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可教,朽木可雕”是一个汉语成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出自不同的典故,合起来表达对年轻人潜力的肯定与期许。
一、成语含义
“孺子可教” 指小孩或年轻人有培养前途,可以教导成才。该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留侯世家》,原文是:“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讲述张良年轻时因未遂刺秦被追捕,其父以“孺子可教”评价其潜力,后经教导成为一代谋士。
“朽木可雕”
原指腐朽的木头可以雕刻,后比喻人虽资质愚钝但可造就。该成语出自《论语·公冶长》,原文为:“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但后世误用为“朽木可雕”,实际应为“朽木难雕”,表示人不可造就。
二、整体含义
当两个成语结合使用时,通常写作“ 孺子可教,朽木可雕”,但需注意“朽木”应为“难雕”,形成反差:
前半部分强调年轻人具有可塑性,通过教育可以提升;
后半部分则通过反差突出,即使资质一般,只要努力仍可改善。
三、使用场景
常用于教育、职场或文学作品中,表达对后辈的鼓励。例如:
“这位年轻员工虽然经验不足,但孺子可教,相信他能快速适应岗位需求。”
“他曾经被认为是个朽木难雕的人,但通过努力逐渐展现出潜力,真是孺子可教。”
四、近反义词
近义词: 后起之秀、可造之材、潜龙在渊; 反义词
综上,该成语通过典故与比喻,传递出对年轻人积极进取精神的赞美,是汉语中常用的励志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