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居安思危"

59

"居安思危" 这句话最早出自《左传·襄公十一年》,原文为:“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这句话由晋国大夫魏绛在郑国向晋国献礼时提出,劝谏晋悼公在安逸时保持警惕,以应对可能的危机。

补充说明:

出处背景

该句出现在晋悼公为巩固霸权而接受郑国厚礼的情境中,魏绛以“居安思危”劝诫悼公避免因胜利而自满。

相关成语

- 未雨绸缪:

出自《诗经·豳风·鸱鸮》,意为在雨来之前先修缮房屋,比喻提前做好准备。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出自《论语》,强调君主需重视民生以维持统治。

历史影响

该思想被历代帝王采纳,如唐太宗以此理念开创贞观之治,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进一步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政治哲学。

综上,《左传》是"居安思危"的发源地,其内涵也贯穿于中国古代的政治智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