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鉴定表考勤情况的撰写,需根据具体场景(如实习、顶岗、事业编等)调整内容结构,但核心要素保持一致。以下是综合模板和注意事项的撰写指南:
一、基本结构框架
基本信息栏 - 员工姓名、职位、部门、评价期间(起始日期至结束日期)。
出勤情况统计
- 总出勤天数: 实际出勤的总天数。 - 迟到/早退次数
二、具体内容填写要点
出勤率计算 - 公式:
$$
\text{出勤率} = \left( \frac{\text{实际出勤天数}}{\text{应出勤天数}} \right) \times 100\%
$$
- 示例:30天应出勤,27天实际到岗,出勤率为90%。
每日出勤记录
- 按日期详细记录每天的到岗/离岗时间,可采用签到表形式。
异常情况标注
- 迟到/早退: 记录具体日期和时间,如“2025-03-09 09:15迟到15分钟”。 - 请假/旷工
三、注意事项
数据准确性
- 严格核对原始考勤记录,避免漏填或重复。 - 采用打卡系统时需定期校验数据完整性。
客观描述
- 用“按时到岗”“无迟到早退”等规范表述,避免主观评价(如“工作态度积极”)。
特殊情况说明
- 突发情况需在“特别说明”栏补充说明,如突发疾病、交通延误等。
四、示例模板(综合版)
| 员工姓名 | 职位 | 部门 | 评价期间 | 总出勤天数 | 迟到次数 | 早退次数 | 缺勤天数 | 出勤率 |
|----------|------------|------------|----------------|------------|----------|----------|----------|---------|
| 张三 | 软件工程师 | 技术部 | 2025-03-01至2025-03-31 | 26 | 0| 0| 0| 93.3% |
通过以上结构化填写,可清晰反映员工出勤状况,为绩效评估提供客观依据。若需进一步分析(如月度/年度统计),可结合考勤数据与工作绩效指标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