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典范
曾子杀猪 孔子弟子曾参(曾子)为兑现“妻子许诺杀猪给孩子吃”的诺言,即便妻子反悔,仍坚持杀猪。此举树立了“言而有信”的典范,被《论语》记载。
季布一诺千金
楚汉时期季布以守信著称,曾承诺为朋友画肖像,朋友去世后仍坚持完成并烧毁画作。其诚信感动诸侯,流传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商鞅立木为信
秦国商鞅为推行变法,立木为信,承诺谁能搬动三丈木头赏金十两,最终兑现。此举为变法奠定群众基础,助力秦国统一六国。
晏殊坦诚考试
北宋晏殊年少时被举荐为进士,发现考题曾练习过,主动向皇帝坦白并请求改题。其诚实品质获宋真宗赞赏,赐“同进士出身”。
二、其他著名人物
李苦禅: 当代画家,曾承诺为友作画未果,友人去世后烧毁画作,并告诫后人“不可失信”。 裴度
三、历史评价
这些人物通过不同事例展现了诚实品质的多元内涵,既有个人品德的坚守(如曾子、季布),也有为事业担当的诚信(如商鞅、晏殊)。他们的故事至今仍被传颂,成为道德教育的典范。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