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严冬酷暑”这一表述,综合多来源信息分析如下:
词语构成与含义 严寒:
指冬季极寒的天气,出自汉代董仲舒的《雨雹对》,原文为“其尤者,葶苈死于盛夏,款冬花于严寒”,明确指向冬季。
酷暑:特指夏季最炎热的阶段(如三伏节气),与严寒形成对比。
严冬酷暑:作为并列结构短语,描述冬季严寒与夏季酷暑两种极端天气现象,强调环境恶劣难以适应。
与“严冬酷暑”的常见误区
部分资料误称其为成语,但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均未收录该词条,且该词仅具备文面意义,缺乏比喻或引申义。
使用建议
该短语已为现代汉语中描述极端天气的常用表达,无需修改为“严寒酷暑”。
综上,正确表述应为 严冬酷暑,既符合语言习惯,又能准确传达冬季严寒与夏季酷暑的对比。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