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七绝见长,尤其以边塞诗和闺怨诗闻名。以下是他的代表诗作及主要爱好的综合介绍:
一、代表诗作
边塞诗 - 《出塞》: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以雄浑笔触描绘边塞风光,表达对和平的渴望。
- 《从军行七首·其四》:
>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象征主义手法展现战士的豪迈与牺牲精神。
送别诗
- 《芙蓉楼送辛渐》:
>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以玉壶自喻,表达坚守高洁品格的情怀。
宫怨诗
- 《长信怨》:
>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细腻刻画宫女心境,展现宫廷生活的哀怨。
其他佳作
- 《采莲曲》:
>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 采莲少女齐声笑,乱入池中看不见。 以清新笔触描绘江南采莲场景,充满生活气息。
二、主要爱好
诗文创作:
王昌龄以七绝闻名,尤其擅长边塞、闺怨等题材,作品兼具豪迈与婉约。
交友与游历:
与李白、高适、王维等文人交往深厚,常游历边塞、江南等地汲取创作灵感。
音乐与舞蹈:
部分诗作暗示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如《采莲曲》可联想到采莲歌舞的场景。
三、文学地位
被后世誉为“七绝圣手”,在初唐七绝中占比六分之一。
与李白、杜甫并称“李杜”,与高适、岑参并称“边塞四杰”。
以上内容综合了王昌龄的诗作特点、人生经历及文学评价,涵盖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和核心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