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论》中有许多经典金句,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引用:
富人靠资本生钱,穷人靠知本致富。
当利润达到10%时,便有人蠢蠢欲动;当利润达到50%的时候,有人敢于铤而走险;当利润达到100%时,他们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而当利润达到300%时,甚至连上绞刑架都豪不畏惧。
有人把资本市场称为赌场,这并不为过,因为两者都有其残酷无情的一面,但不同的是,赌场的游戏规则是由游戏者制定的,而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是由大资本制定的。
劳动是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
只要不违反公正的法律,那么人人都有完全的自由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的利益。
人天生,并且永远,是自私的动物。
财富是交换劳动的权力。
劳动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原因。
经济参与者受利己心所驱动,而市场上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引这种利己心去促进总体的经济福利。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辛苦劳作,来回奔波是为了什么?所有这些贪婪和欲望,所有这些对财富、权力和名声的追求,其目的到底何在呢?归根结底,是为了得到他人的爱和认同。
人的本性就是追求个人利益。
贫困无疑会使人不想结婚,但未必会使人不结婚。
高额关税或者绝对限制输入本国可以生产的商品,就在一定程度上让国内的这个产业享有了垄断权。
社会总产业不可能超过社会总资本所能维持的限度。
任何个人所能雇佣的工人数和他所拥有的资本必定成一定比例,同样,一个社会所能雇佣的工人数也一定和这个社会的全部资本成一定比例,绝对不可能超过这个比例。
同样的资本,投在国内贸易上比投在消费品对贸易上能推动更多的国内产业发展,能让更多的国内居民获得收入和就业机会;投在消费品对外贸易上比投在中间商贸易上更能获得上述同样的好处。
把资本用来维持国内产业的每个人,都一定会努力促进那种产业的发展,让它的生产物尽可能有最大的价值。
每个社会的年收入和它辛勤劳动的全部年产物交换价值通常是恰好相等的,或者说,恰好是价值相当的东西。
他们径自追求利益,往往能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的实现。那些打着为了公众幸福的旗号而经营贸易的人,并没有真正的做出过多少好事。
如果政治家非要指导商人进行投资,那不过是多此一举,而且是在暨取一种他即不放心委托给任何人,也不能放心地委托给议会或者元老院的权力。把这种权力交给一个迂腐、大言不惭、越权、自认为适合这样做的人,是最危险的。
这些金句不仅反映了《国富论》的核心思想,也揭示了人类经济行为的一些普遍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