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同德宜室宜家”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背景可综合如下:
一、基本含义
核心概念 该成语由“同心同德”与“宜室宜家”两部分组成,整体形容家庭关系和谐,尤其强调夫妻之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协作精神。
具体解释
- 同心同德: 指家庭成员(尤其是夫妻)目标一致、理念契合,相互支持、鼓励,共同追求幸福。 - 宜室宜家
二、出处与背景
文献依据:成语出自《诗经·周南·桃夭》,原文为“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原指新娘婚后的家庭生活和谐。
文化内涵:在儒家文化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强调通过伦理道德维系家庭关系。该成语既是对女性品德的赞誉,也寄托了人们对理想家庭状态的向往。
三、用法与示例
语法功能:可作谓语、定语,例如“她以宜室宜家的品德赢得了家人的尊重”。
相关成语:近义词包括“宜家宜室”“和和美美”,反义词则多为“鸡犬不宁”“分道扬镳”。
四、相关典故
《牡丹亭》引用:明代汤显祖在《牡丹亭》第七出使用“有风有化,宜室宜家”形容理想家庭状态,强调教化作用。
综上,该成语通过典故与文化内涵的结合,成为表达家庭和睦、夫妻协作的经典范式。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