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组自叙诗集,写于清道光十九年,即1839年。这一年,龚自珍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在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于是写下了这组诗。这组诗共三百一十五首,或议时政,或述见闻,或思往事,题材广泛,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表达了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
《己亥杂诗·其五》
```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诗意:
浩荡离愁白日斜 :离别京城时,心中离别的愁绪浩荡如水波,向着日落的方向往西边延伸,马鞭挥向东面,宛若人在天涯一般。吟鞭东指即天涯: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落红不是无情物:
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花化作春泥,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离京南返时的愁绪和落花化作春泥的情景,抒发了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决心为国效力的深沉情感。前两句既有抒情,又有叙事,表现了诗人豪放洒脱的气概和对离别之忧伤的感慨。后两句则笔锋一转,用“落红”比喻自己虽年事已高,告老还乡,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仍要做些于国于民有益的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历来为人们传颂的经典名句,形象、贴切地展示了作者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
通过这首诗,龚自珍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殷切期望,展现了他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崇高情怀和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