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是唐代韩愈《进学解》中的名句,其含义和背景如下:
一、字词解释
贪多务得 - 贪:
求多; 务:务必。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取知识,后泛指对事物贪多并务求取得。
-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
细大不捐 - 细:
小的; 大:大的。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常与“贪多务得”连用。
- 出处:同上。
焚膏油以继晷 - 焚:
点燃; 膏油:灯油。指点燃灯烛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工作。
- 出处:同上。
恒兀兀以穷年 - 兀兀:
勤勉劳苦的样子; 穷年:终年、一年到头。指终年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二、整体含义
整句话的意思是: 勤奋求知要贪多务得,对事物无论大小都不抛弃,要像“点燃灯烛夜以继日地学习,终年孜孜不倦”一样努力。
三、背景与意义
学术追求:韩愈在《进学解》中强调,学习应如“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般执着,体现其“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的学术态度。
教育理念:既反对“业精于勤荒于嬉”的消极态度,也反对“随俗浮夸”的功利主义,主张通过独立思考实现德行与学识的统一。
四、相关评价
此句成为后世学子勤奋学习的座右铭,与“头悬梁,锥刺股”齐名,共同构成中国古代求学精神的象征。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