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德尔晚夕是伊斯兰教的重要节日,其由来与《古兰经》的降世相关,具体信息如下:
一、基本定义与时间
盖德尔晚夕是伊斯兰教历斋月(九月)第二十七夜的宗教活动,阿拉伯语意为“珍贵之夜”或“前定之夜”。该夜是穆斯林完成二十七个斋戒日后的重要节点,传统上认为真主在此夜开始降下《古兰经》。
二、宗教意义与经典依据
《古兰经》降世
根据伊斯兰教传统,真主通过天使在盖德尔夜向先知穆罕默德启示《古兰经》。这一事件在《古兰经》44:1-5中有记载,但具体降世时间存在两种说法:
- 莱麦丹月(斋月)第二十七夜(多数学者观点);
- 舍尔巴乃月第十五夜(少数经注家观点)。
真主的“定夺”象征
穆罕默德曾教导弟子在斋月末旬单数日估算盖德尔夜,因其胜过一千个月,是安拉定夺人类命运的关键时刻。此夜被认为能影响个人与社会的未来,善行将获安拉千倍回报。
三、传统习俗与活动
集体礼拜与讲经
信众在晨间完成礼拜后,会聚集进行经文诵读、讲解和讨论,强调信仰与善行的重要性。
家庭团聚与慈善
家庭成员会团聚一堂,分享信仰体验,同时进行慈善活动,如施舍、帮助贫困群体等,以积累功德。
四、历史与文化背景
盖德尔夜与佛教的“盂兰盆节”、基督教的“万圣节”并称世界三大宗教节日,具有全球性影响力。在中国旧称回教、清真教,是回族等穆斯林民族的核心文化标识。
综上,盖德尔晚夕不仅是宗教信仰的核心载体,也是穆斯林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通过集体仪式强化社区凝聚力和精神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