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挫越勇”和“再接再厉”是两个常用的成语,分别从不同角度描述面对困境的态度和行动。以下是具体解释:
一、越挫越勇
基本含义 指在遭受挫折或失败后,不仅不气馁,反而更加坚强,以更坚定的意志和行动迎接挑战,最终取得成功。
核心特点
- 强调逆境中的成长性,通过失败积累经验,提升应对能力。
- 常与“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等词语搭配使用。
例句
- "科研道路充满未知,但团队越挫越勇,终获突破"
- "运动员在赛场上屡遭挫折,却越挫越勇,展现了顽强斗志"
二、再接再厉
基本含义
指在取得一定成绩后,不满足于现状,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以追求更高的目标。
核心特点
- 强调持续奋斗的精神,通过“加倍努力”实现突破。
- 常与“再接再厉”混用,但严格来说“再接再砺”(磨刀石)是正确写法。
例句
- "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但需再接再厉,确保最终成功"
- "学习进步需长期坚持,再接再厉才能突破瓶颈"
三、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越挫越勇”侧重于在困境中逆境成长,而“再接再厉”侧重于在顺境中持续努力。- 联系
两者均需积极心态,可结合使用。例如:
> "项目初期遇到困难,团队越挫越勇;取得进展后需再接再厉"
四、易混淆点
“再接再厉”与“再接再励”常被误写,但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两者为通用词,意义相近,但“再接再厉”更强调“加倍努力”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