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时节话中秋,主要是指 中秋节。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是仲秋之节,在进入秋季的第二个月,以十五月圆为标志,这天正值三秋之中,故谓之“中秋”。
中秋节的历史悠久,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逐渐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至明清时,中秋节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含义和来历丰富多样,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庆祝丰收: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在八月十五这一天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
祭月: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中秋节这天,人们会对着明月进行祭拜,寄托情怀。
团圆:
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此又称“团圆节”。
思念故乡和亲人:
中秋节也是人们寄托思念故乡和亲人之情的时刻,祈盼丰收和幸福。
综上所述,中秋时节话中秋,主要是围绕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展开,涵盖了庆祝丰收、祭月、团圆和思念故乡等丰富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