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为什么叫低三下四?

59

“低三下四”这一成语的命名来源于其字面含义与典故出处,具体分析如下:

一、字面含义解析

“低三”的含义

指人或物体处于低下、屈服的姿态,如“低下三尺跪地”或“从别人胯下钻过”,象征屈服于他人权威或地位低下。

“下四”的含义

指四肢着地的屈服姿势,如“下跪臣服”,强调对权威的臣服与缺乏自主性。

整体意象

通过“三尺”与“四肢”的对比,形成强烈视觉冲击,突出卑微、恭顺的姿态,常被用来形容态度或行为缺乏骨气。

二、典故出处

该成语出自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四十回:“我常州姓沈的,不是甚么低三下四的人家。” 这句话通过沈姓自述,讽刺了当时社会对职业卑微者的歧视,进一步阐释了成语的贬义色彩。

三、使用场景区分

形容态度

强调缺乏自信、唯唯诺诺的处世态度,如职场中过度讨好上级的行为。

形容工作性质

指从事卑微、低级的工作,如乞丐、仆役等。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低眉顺眼、俯首帖耳、奴颜婢膝、卑躬屈膝。

反义词:不可一世、神气活现、盛气凌人。

总结

“低三下四”通过“三尺”与“四肢”的意象,结合《儒林外史》中的经典语句,形成了描述态度卑微、行为屈服的固定成语。其贬义色彩使其在文学和日常交流中常用于批评缺乏骨气或职业卑微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