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是 《论语·颜渊》中的原句,出自春秋时期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该句的核心思想是:君子应促成他人好事,不助长恶行;小人则相反。
具体解析:
出处背景 该句出现在《论语·颜渊》篇,颜渊问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回答此问题时引用了此句,强调道德品质与利益取向的区别。
核心含义
- 君子: 指品德高尚、有道德修养的人,其行为以仁爱、诚信为基础,主张通过引导和鼓励促进善行。 - 小人
- “反是”:指与“成人之美”完全相反的行为,即助长恶行或破坏善举。
相关阐释
朱熹在《论语集释》中解释:“成者,诱掖奖劝,以成其事也”,强调君子通过积极引导帮助他人实现善意。此句被后世儒家思想家广泛引用,成为评价品德的重要标准。
相关例句:
正面: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故能赢得人心。
反面:小人反是,常因私利陷害他人。
综上,该句不仅是儒家伦理的核心命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思想的典型体现。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