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是诸葛亮《出师表》中的名句,其含义和背景如下:
一、字面与语法解析
关键词解释 恢弘:
动词,意为“发扬、扩大”,此处作谓语,表示通过某种方式使士气振作。
志士:指有远大志向的人,常与“仁人”“君子”等词连用。
妄自菲薄:指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或自轻自贱的心理状态。
引喻失义:指使用比喻不当,导致本意被曲解。
以塞忠谏之路:意为堵塞忠言进谏的途径。
整句意法结构 该句为建议性陈述句,主语为“陛下”(指蜀汉后主刘禅),谓语为“恢弘”,宾语为“志士之气”,后半部分“不宜妄自菲薄”是补充说明。
二、历史背景与深层含义
写作背景
该句作于诸葛亮北伐前,劝勉刘禅广开言路、重振蜀汉士气。当时刘禅因智力问题常避讳朝政,诸葛亮通过此句直指其问题。
核心思想
振奋士气: 通过“恢弘”一词,强调君主应具备的担当精神,以先帝刘备的品德激励臣民。 自信与自省
开放纳谏:以“以塞忠谏之路”警示君主,堵塞忠言会阻碍国家发展。
三、现实意义与启示
个人成长
该句鼓励人们正确认识自我,既要有远大理想,也要相信自身潜力,避免因自卑影响判断。
领导智慧
对领导者而言,需平衡权威与谦逊,善于倾听不同意见,才能汇聚团队智慧。
综上,这句名言既是对当时政治现实的劝谏,也是对后世人格修养的启示,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