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关于诗人王昌龄的背景资料?

59

关于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背景资料,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基本信息

生卒年:约698年(武则天圣历元年)—756年(天宝十五年)

:少伯

籍贯:存在两种说法:

1.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

2. 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两种说法均被部分文献支持

二、生平经历

早年生活与科举

王昌龄出生于贫寒家庭,曾居嵩山学道,后于开元十五年(727年)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中博学宏词科,迁汜水尉,后因“不护细行”被贬岭南。

仕途挫折与边塞经历

被贬岭南期间,王昌龄曾遇李白,结下深厚友谊,并创作《巴陵送李十二》等诗。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北返长安,任江宁丞,后因事谪龙标尉(今湖南黔阳)。 安史乱起后,避乱至江淮,触怒刺史闾丘晓,被杀身亡。

文学成就与评价

- 以七绝见长,尤其擅长边塞诗,代表作包括《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 被殷璠评为“元嘉以还,四百年内,曹、刘、陆、谢,风骨顿尽,今昌龄克嗣厥迹”,称其诗“惊耳骇目”。 - 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称“王江宁”。

三、文学特色

边塞诗:

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如《出塞》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著称。- 七绝创新:明带王世贞“与太白争胜毫厘”,以短小精悍见长。

四、历史地位

被列为“中兴高作”,对盛唐诗歌发展影响深远。- 与李白、高适并称“唐代三大诗人”。

以上资料综合自《旧唐书》《新唐书》《河岳英灵集》及后世研究,涵盖其生平、文学成就及历史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