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言不烦和言简意赅都是形容语言表达简洁有力的成语,但两者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
一、核心差异
要言不烦 - 侧重于表达的 简洁性
,即用简短的语言表达核心思想,避免冗长和繁琐。
- 强调“重要的语言不烦琐”,例如《三国志》中何晏称赞管辂“可谓要言不烦”,指其解释《易经》时言简意赅且不拖沓。
言简意赅
- 侧重于表达的 内容完备性,即用简短的语言涵盖所有必要信息,达到“意思完备”的境界。
- 例如:报告内容言简意赅,要点一目了然。
二、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简明扼要(强调要点突出) 短小精悍(形容语言简练且精明强干) 反义词
长篇大论(篇幅冗长且空洞)
洋洋洒洒(形容文字冗长拖沓)
三、使用场景示例
要言不烦:
会议中领导总结发言“要言不烦,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强调表达的精炼与针对性。- 言简意赅:
学术论文开篇“言简意赅地阐述了研究背景与方法”,突出内容全面且简洁。
四、总结
两者常被交替使用,但需根据语境区分:若强调“不啰嗦”用“要言不烦”,若强调“内容完整”用“言简意赅”。在《三国志》典故中,管辂的回答“可谓要言不烦”正是对语言简洁且切中要害的赞誉。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