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相对的句子是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两句话构成了一组经典的对联,出自宋代神童汪洙的《神童诗》。
具体分析:
原句出处 完整诗句为:
>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
>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该诗强调读书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学习文章(即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实现从平民到高官的跨越。
对联关系
-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表达读书是最高尚的行为,其他职业或行业均被贬低; - “百无一用是书生”
两者共同构成对读书目的的辩证思考,既肯定了知识的力量,也警示了功利主义的读书观。
历史背景
汪洙通过这两句诗,既表达了对传统儒家价值观的维护,也隐含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这种思想在宋代科举制度盛行的背景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综上,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相对的句子是 “百无一用是书生”,二者共同构成对读书价值与目的的深刻反思。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