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联的小故事,以下是精选内容整理:
一、纪晓岚与乾隆的妙对
纪晓岚在乾隆年间任侍读学士时,因思念家乡河间,向乾隆帝请求回乡省亲。乾隆猜中其心事,以“口十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对答,纪晓岚即刻应答“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乾隆见其用字工整、对仗严谨,欣然批准其假期。
二、李调元与唐伯虎的回文对
清代蜀中才子李调元游寺庙时,见一幅荷花图求题字。唐伯虎题“画上荷花和尚画”,李调元以“书临汉帖翰林书”为对,形成回文对联,成为寺庙镇寺之宝。
三、诸葛亮还击周瑜
周瑜以“有目也是瞅,无目也是丑”戏称诸葛夫人黄氏,诸葛亮则以“去瞅边目,加女便成妞”巧妙回应,展现机智与幽默。
四、解缙的机智改联
解缙春节贴“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被邻居员外嫉妒,他连改三联:“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最终激怒员外挖竹子,却反被解家春联“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气得连根拔起。
五、苏东坡的趣味对联
戏嘲张三影:
苏东坡赠联“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暗指张先(张三影)拈花惹草,张先以“愁似鳏鱼知夜永;懒同蝴蝶为春忙”回敬。
拆字联:
苏东坡妹苏小妹戏称佛印“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佛印以“碧纱帐里坐佳人,纱笼芍药”拆字回应。
六、民间习俗与对联
某村因教师父亲擅长写对联,形成每年春节集中为村民写春联的习俗。父亲常带他到镇上采购年货,顺便为邻居书写对联,村民们视其为“文化名人”,甚至以能写春联为荣。
这些故事展现了古代文人对对联的智慧与趣味,既有机智应对的幽默,也有文人间的雅俗互动,体现了对联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