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也称为阳历,是目前全球最广泛使用的历法。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古埃及的太阳历。古埃及人通过观测天体,尤其是天狼星与太阳的同时升起,来确定一年的开始。他们将一年定为365天,分为12个月,每月30天,年终再加上五天的节日,共为366天。
古罗马历法在公历的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公元前46年,罗马执政官儒略·凯撒聘请埃及天文学家索西尼斯以埃及的太阳历为蓝本,修改混乱的罗马历法,制定了儒略历。儒略历将一年定为365.25天,设置平年和闰年,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隔三年置一闰年。然而,儒略历存在每年比回归年长11分14秒的微小误差。到了公元1582年,天文观测发现日历和天时已经相差了10天之多,这促使了公历的进一步改革。
1582年,罗马大公教会的教宗格列高利十三世正式颁布了格里历,即今天的公历。格里历对儒略历进行了重要的改革,使得历年的平均长度更接近回归年,从而提高了历法的准确性。格里历的引入标志着中国时间观念的一次重大转变,并且成为了今天全球通用的时间标准。
综上所述,公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太阳历,经过儒略历和格里历的演变,最终成为今天全球通用的时间标准。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