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孝顺父母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友爱兄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谨慎言行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博爱大众
泛爱众,而亲仁。
学习文化知识
有余力,则学文。
待人接物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其他行为规范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
上循分,下称家。
这些内容旨在通过具体的行为规范,教导学生如何成为一个孝顺、诚信、有爱心和有学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