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谐音是一种富有幽默感和文化内涵的语言形式,通过谐音达到双关的效果。以下是一些最长的谐音歇后语:
一个墨斗弹出两样线——思(丝)路不对
一串钱九百九——不成调(吊)儿
一根麦秆打鼓——不想(响)
一跤跌在青云里——交好运(云)
戏台上的鞭子——加码(假马)
观音堂里着火——妙哉(庙灾)
孙猴子坐金銮殿——不象仁(人)君
寿星打靶——老腔(枪)
肚子里撑船——内行(航)
老蜘蛛的肚子——净是私(丝)
山林中烧火——就地取材(柴)
孔夫子搬家——尽输(书)
碗底的豆子——历历(粒粒)在目
文火蒸糕 闷(焖)起来了
桅杆上吊布袋 装疯(风)
桅杆顶上吹唢呐 四方闻名(鸣)
王胖子的裤腰带 稀松平常(长)
王母娘娘缝花袄 神聊(缭)
王八坐月子 完(玩)蛋
孕妇走独木桥 -- 铤而走险。(挺而走险)。
外婆死了儿子 -- 无救。(无舅)。
老公拍扇 -- 凄凉。(妻凉)。
乌龟爬门槛 -- 但看此一番。(但看此一翻)。
针尖尚挑毛巾 -- 不足为奇。(不足为旗)。
钝刀破竹 -- 想不开。(响不开)。
电线杆上绑鸡毛 -- 好大的胆子。(好大的掸子)。
灯草打鼓 -- 不想。(响)。
戴着乌纱弹棉花——有弓(功)之臣
戴着面具进棺材——死不要脸
戴着面具亲嘴——没一点情味
31. 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32. 大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33. 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
34.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35. 嘴上抹石灰——白说(刷)
36. 精装茅台——好久(酒)
37. 癞虾蟆跳水井--------不懂(噗咚)。
38. 唱戏的骑马-不行。(步行)。
39. 炒咸菜不放酱油------有言在先。(有盐在先)。
40. 吃饺子不吃馅--------调皮。(挑皮)。
41. 从河南到湖南--------难上加难。(南上加南)。
42. 打灯笼搬石头--------照办。(照搬)。
43. 大水冲走土地庙------留神。(流神)。
44. 耕地裏甩鞭子--------吹牛。(催牛)。
这些歇后语不仅富有幽默感,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生活智慧。希望这些谐音歇后语能为您带来欢乐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