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黎明前为什么会黑暗?

59

黎明前的黑暗主要是 由于地球大气作用的结果。当长夜将要结束,旭日将要升起的时候,地平线以下的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2000~3000千米的高层大气,太阳的散射光就把星光冲淡了。由于高层大气十分稀薄,它所散射的阳光不能充分透过稠密的大气层传到地面上来,导致地球上既没有星光照射,又受不到大气的散射光,更没有明耀的阳光,于是就变得黑暗。因此,这时候比一天里其他时间更黑暗。

具体来说,黎明前的黑暗现象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

地球自转和大气散射的影响:

随着地球的自转,夜晚的地区逐渐转向阳光能够照射到的一面。但在这一过程中,大气层对阳光的散射作用使得光线逐渐扩散,而在黎明前的那段时间,大气对太阳光的散射作用最弱,导致天空显得最黑暗。

大气层的散射能力:

在夜晚,太阳光照射在3万千米的高空,那里的空气稀薄,对光线的散射能力很弱,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随着地球的自转,太阳光逐渐向下照射,当它照射到2000~3000米高空时,大气浓度增加,散射能力增强,此时我们就看不到什么星光了,也看不到什么阳光了,天空变得漆黑一片。

空气分子和尘埃的分布:

靠近地面的空气分子和尘埃比较多,在高空则稀少。天亮以前,太阳光射在3万千米的天空,那里空气稀薄,散射作用微弱,所以这时天还没“亮”,人们只能看见银河亮光闪闪。随地球转动,太阳光往外照射,当太阳光渗入到2000~3000千米高空时,那儿会散射出很微弱的亮光,这些亮光不能射到地面,却把星光冲淡、淹没,导致天空变得漆黑一片。

综上所述,黎明前的黑暗是地球大气作用的结果,主要是由于大气层对阳光的散射作用在黎明前最弱,导致地面既没有星光,也没有太阳光,从而显得特别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