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得意忘形

59

得意忘形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高兴得失去了常态,忘乎所以。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晋书·阮籍传》,讲述的是魏晋时期的文学家阮籍的故事。

阮籍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与嵇康等人并称为“竹林七贤”。他性格豪放不羁,才华横溢,在当时颇有名气。阮籍因自己的特立独行而屡次遭到当权者的不满,但他又不敢直接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只能以写诗、饮酒、弹琴等方式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有一次,阮籍在参加一个宴会上饮酒作乐时,表现得过于放纵,不仅大声谈笑,还随意脱衣解带,完全不顾及周围人的感受。他的这种行为让很多人感到震惊甚至反感,认为他太过“得意忘形”。《晋书》中的这段描述更多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阮籍个性的一种批评态度,并非直接定义了“得意忘形”这一成语。

实际上,“得意忘形”的概念更广泛地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用以警示人们即使处于顺境也不要失去自我控制力,保持谦逊谨慎的态度。另一个更为典型的故事则来源于《庄子·外物篇》,讲述了一个关于渔夫的故事,用以说明过于自信和疏忽大意可能带来的后果。

成语“得意忘形”通常作谓语、定语、状语,如“他只是被老师表扬了一次,就得意忘形,连作业都不好好写了”。这个成语的用法和示例说明了它在描述人因得意而失去常态时的准确性和生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