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联璧》是 清代金缨编纂的一部格言集成。金缨,字兰生,浙江山阴人,主要活动于清道光、咸丰两朝。他出身书香世家,自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起,便开始继承先人志向,着手格言集成的编纂工作。金缨遍览群书,凡遇名言佳句便记录下来,日积月累渐成规模,名为《觉觉录》。后因《觉觉录》刊刻费用巨大,金缨在此基础上删繁就简,选取其中句式整齐、音韵和谐的部分,于咸丰元年(1851年)先行刊布,取名为《格言联璧》。
《格言联璧》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摄生(附)、敦品类、处事类、接物类、齐家类、从政类、惠吉类、悖凶类等,内容广博,意蕴深厚,涵盖了社会人生的各个方面,反映了传统社会的道德观念。金缨从《觉觉录》中选取“整句”(句式工整、成双成对的句子)先行刊布,名为《格言联璧》,“联璧”就是“并列在一起的两块美玉”。此书自咸丰元年刊行后,即广为传诵,所谓“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贫富,家家置之于案,人人背诵习读”。
《格言联璧》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的读者仍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和劝诫价值。弘一法师曾说:“须先读佛书儒书,详知善恶之区别及改过迁善之法。倘因佛儒诸书浩如烟海,无力遍读,而亦难于了解者,可以先读《觉觉录》一部。余自儿时即读此书,皈信佛法以后,亦常常翻阅,甚觉亲切而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