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郁达夫写的沉沦和迟桂花在写作风格上有什么不

59

郁达夫的《沉沦》和《迟桂花》在写作风格上有显著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情感基调

《沉沦》:这部作品充满了自怨自艾的消极气息和绝望感,反映了主人公对封建礼教道德的反抗和对个性解放的热烈追求,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和对时代性使命感的体现。

《迟桂花》:虽然全篇依旧带有感伤情绪,但文章更多地指向希望与美好的憧憬和祝福,作者的态度相较于《沉沦》有了积极的改变。

题材与内容

《沉沦》:以大胆直率的表现方法,真诚而充分地袒露了主人公隐秘的性心理世界,揭示了人的欲望与传统伦理的冲突,具有强烈的个性解放思想和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

《迟桂花》:视野转向中国的乡村生活,描绘了远离喧嚣的山间幽静和纯洁无邪的山村女性,以及亲切和睦的人际关系。作品总的趋向是少了青春的躁动,多了中年人的沉稳,对生活的深层感受代替了青春期单纯的性苦闷。

艺术风格

《沉沦》:艺术风格表现为郁郁寡欢的形象,精于描绘主人公的痛苦和孤独,善于表达人物的心理活动与景色描写,并且在其文章中能看到许多外国文学的因素,敢于挑战中国传统文化。作品大都采用第一人称来描写,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

《迟桂花》:具有经久不衰的文学美感,散文化的叙事风格和内敛却又强烈的感情色彩。作品中的翁莲形象淳朴纯洁,青春率真,美丽善良,而“我”被这种纯朴所吸引,但又一时起了“邪念之心”,最终被纯朴所化解。

创作态度与技巧

《沉沦》:反映了郁达夫早期自我暴露、主观抒情的自叙传风格,以及他对时代性使命感的强烈体现。

《迟桂花》:体现了郁达夫后期追求人性美和理性节制的风格,与前期作品形成巨大反差,显示出他写作态度的转变和技巧的成熟。

综上所述,《沉沦》和《迟桂花》在写作风格上的不同,不仅体现在情感基调、题材与内容,还在艺术风格和创作态度与技巧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前者更侧重于大胆暴露和主观抒情,后者则更趋向于理性节制和散文化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