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陶渊明《责子》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以孩童阿舒为例,反衬自身懒惰性格,体现田园诗人归隐后的闲适与消极。
二、 高适《苦雪四首·其二》
"余故非斯人,为性兼懒惰。"
直接自述性格,展现边塞诗人因艰苦环境形成的慵懒习性。
三、 杜甫《示从孙济》
"阿翁懒惰久,觉儿行步奔。"
通过祖孙对比,讽刺自身懒惰,反映唐代社会对劳动的价值观。
四、 白居易《适意二首》
"钟日一蔬时,钟年一布裘。寒来弥懒放,数日一梳头。"
细腻描绘懒散生活,体现中唐诗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五、 苏轼《次韵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三首》
"平生懒惰今始悔,老大劝农天所直。"
追忆年轻时懒惰,表达晚年对农耕生活的悔悟。
六、 陆游《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
"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双燕飞时新燕归,春风十里旧人斜。"
借种瓜喻指无所作为,展现南宋文人的隐逸情怀。
七、 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虽以赏梅为名,实则流露出壮年未酬的慵懒心境。
八、 李白《夏日山中》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以夸张手法表现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超脱。
九、 严复《以渔洋精华录寄琥唐山春榆侍郎有诗见述率赋奉答》
"文书引睡睡复醒,万事不理任孏惰。"
现代仿古诗,讽刺官僚懒散作风。
注:部分诗句存在多义性,如"懒惰"在杜甫、白居易等诗人笔下既指性格,也隐含对时弊的批评。建议结合具体语境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