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 共包含20篇。这些篇章涵盖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以及教育原则等多个方面。
《论语》的成书时间较早,大约是在战国前期,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撰而成。全书以语录为主,叙事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和儒家学派的核心理念。
各篇章的内容和主题各异,例如:
学而篇:讲述学习的重要性及方法。
为政篇:讨论政治治理的原则。
八佾篇:涉及礼仪和制度。
里仁篇:强调仁爱与道德行为。
公冶长篇:记载孔子对弟子公冶长的评价。
雍也篇:讲述智慧和品德的关系。
述而篇:记录孔子对自己思想的阐述。
泰伯篇:赞颂泰伯的品德。
子罕篇:记载孔子对子罕的言行。
乡党篇:描述孔子的日常生活和礼仪。
先进篇:记载孔子对弟子先进的教育。
颜渊篇:讨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和颜渊的品德。
子路篇:记载孔子对子路的教诲。
宪问篇:包含孔子的政治见解。
卫灵公篇:讨论孔子对卫灵公的评价。
季氏篇:涉及政治和社会问题。
阳货篇:记载孔子对阳货的看法。
微子篇:记载孔子对微子的评价。
子张篇:记载孔子对子张的教诲。
尧曰篇:收录孔子对尧的评价。
《论语》在古代有多个版本,包括《古论》、《鲁论》和《齐论》,但现在通行的版本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而《齐论》则在汉魏时期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