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勇气概是一个汉语成语,指正直、豪迈的态度或气势,通常用来形容在面对困难、危险或重大事件时表现出的英勇无畏精神。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核心含义
基本定义 英勇气概包含两个层面:
内在品质
:正直、勇敢、坚毅的品格;
外在表现:充满力量和气势的行为或声势。
近义词与相关概念 近义词:
临危不惧、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等;
相关概念:气节(如《魏书·李神传》)、气魄(如秦观诗句)。
二、典型用法与例句
造句示例 虽然龙落沙滩,虎落平原,你却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时时仰天长啸,三尺钢剑剑指苍天, 英雄气概
难以伸展,有朝一日跃马扬鞭,驰骋疆场杀尽鞑虏;
他站在战场上,身先士卒, 英雄气概令敌军胆寒,最终取得胜利。
文学与历史典故
《魏书·李神传》记载李神据守危城时表现出的气概;
秦观诗句“黄绶不为无气概,苍龙随尾送行舟”展现文臣的豪迈。
三、与其他“气概”的区别
范围差异 “气概”是中性词,可形容人的言行举止具有的力量感和气势; “英雄气概”是偏正结构名词,特指英雄人物所展现的独特气质; 情感色彩: “英雄气概”为褒义词,带有敬仰与赞颂意味; “气概”则更偏向客观描述。 四、相关成语扩展 临危不惧
宁死不屈:宁可牺牲生命也不屈服;
自强不息:不断努力,永不停息。
总结:英勇气概是汉语中兼具内在品格与外在表现力的成语,常通过具体事例体现为勇敢、坚毅的精神风貌,是中华文化中崇敬英雄的重要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