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其写作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内容丰富,思想深刻
涉及学习态度和方法、思想品德修养及孔子思想等多方面内容。
阐述了谦虚好学、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温故知新、学思结合重视实践的学习方法,诚实守信、厚道仁义、坚守节操的思想品德。
这些思想至今影响很大,成为现代人学习和做人的基本准则。
语言简洁,生动传神
每一则语录都寥寥数语,多处运用反问、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频繁使用“乎”、“矣”、“也”等语气词,表情达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甚至说话人的神态都栩栩如生地呈现眼前。
例如,“由,诲女知之乎”让人感受到孔子的谆谆教诲,语重心长;“其恕乎”中,可以想见孔子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口语化,自然亲切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记录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真实言论,语言接近生活,通俗易懂。
书中大量使用生活化的语言和口语,使得读者感到古人并不遥远,圣人并不秘,反倒本真的可爱。
哲理性强,内涵丰富
书中许多用语因简洁明快、幽默含蓄、形象生动、哲理性强、思想深遂、内涵丰富而被后人引用。
许多语句成为成语、格言、警句,具有极强的概括力和影响力。
句式变化生动
反问、排比句对弟子进行耐心的启发,对偶句则从正反两个方面道出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例如,第一章中的三个反问句把学习的乐趣和所达到的境界层层展开,句式整齐、音调和谐,读起来相当流畅,富有感染力。
综上所述,《论语》十二章在思想内容、语言表达、口语化风格以及哲理性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论语》不仅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