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中提到屈原名字的两句是: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出自《离骚》第二章,原文为:“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补充说明:
名字的由来
屈原的原名为“平”,字“原”,但在《离骚》中以“正则”为名、“灵均”为字,这一变化与其政治理想和人格追求密切相关。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曾因“求仁得仁,求智得智,反常而动,圣人不察”,故采用这种象征性命名方式。
文学手法
通过“正则”(规范、法则)与“灵均”(灵巧、均衡)的对比,屈原既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也隐含了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文化影响
这一命名方式对后世文人影响深远,成为中国古代文人“名”与“字”互文传统的典型代表。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