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孔子困陈蔡有什么典故?

59

孔子困陈蔡的典故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讲述的是孔子在周游列国时,被陈国和蔡国的大夫围困在陈蔡之间,粮食断绝,几乎饿死,却依然坚持讲学的故事。

具体情节如下:

背景:

孔子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当孔子到达陈国和蔡国之间时,受到了两国大夫的阻挠。陈国和蔡国的大夫们担心孔子如果被楚国重用,会对自己的国家构成威胁,因此决定围困孔子及其弟子。

围困与绝粮:

陈国和蔡国的大夫们调发役徒,将孔子及其弟子们围困在郊野里,孔子一行人失去了自由行动的能力,粮食也迅速耗尽。跟随的弟子们疲惫不堪,甚至有人饿得站不起来。

孔子的反应:

在这种极端困境中,孔子依然坚持讲诵《诗经》《礼记》,弦歌不绝,以此来鼓舞弟子们的士气。他还对弟子们进行了教育和鼓励,强调君子在穷困时应该坚守自己的原则,而不是胡作非为。

子路的困惑与颜回的忠诚:

子路对孔子的困境感到困惑,质问孔子君子是否也有穷困的时候。孔子回答说,君子在穷困时能坚守自己的原则,而小人在穷困时就会胡作非为。颜回在室外择菜时,发现孔子在偷吃米饭,后来颜回解释说自己是为了众人煮饭,孔子这才相信了颜回的忠诚。

成语来源:

这个典故后来形成了成语“穷困潦倒”,用来形容人处于极度贫困的境地。

这个典故不仅展示了孔子及其弟子们在困境中的坚韧和毅力,也体现了孔子对君子之道的坚守和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