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夫·托尔斯泰》中,作者通过描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主要起到了以下作用:
反衬精神世界的深邃
通过将托尔斯泰的外貌与精神世界形成鲜明对比,作者突出了其灵魂的高贵与深邃。例如,文中提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耀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这种比喻不仅揭示了外貌与内在的矛盾,更强化了读者对托尔斯泰精神力量的感知。
体现与人民的紧密联系
托尔斯泰的外貌平庸与普通民众无异,表明他并非高高在上的天才,而是与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普通一员。这种描写拉近了读者与文本的距离,使读者更能理解其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民性。
突出非凡的观察力与洞察力
托尔斯泰的犀利目光被赋予了“能照耀精神世界最高处,也能探照灵魂深处”的能力,与其平庸外表形成强烈反差。这种对比不仅突显了其作为文学家的非凡视角,也暗示了其作品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呼应文章主旨
通过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作者在开头部分奠定基调,随后通过对外表的细致刻画引出对灵魂与智慧的赞美。这种结构使文章既具有文学性,又富有哲理性,使读者在对比中更深刻地理解托尔斯泰的伟大之处。
综上,作者通过外貌与精神的对比描写,既展现了托尔斯泰作为普通人的真实一面,又突显了其作为文学家的非凡魅力,达到了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