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游记》师徒四人的歇后语,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猪八戒相关歇后语
猪八戒娶媳妇——一厢情愿
形容单方面的非分之想,源自其追求高小姐等情节。
猪八戒见了白骨精——垂涎三尺
赞美其贪欲,常与“白骨精三计”结合使用。
猪八戒招亲——凡心难丢
指其难以割舍世俗情感。
猪八戒进了女儿国——看花了眼
形容沉迷美色,与“女儿国”情节相关。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多次出现,讽刺其性格矛盾(如外貌丑陋与自我膨胀)。
猪八戒摔耙子——倒打一耙
源自“猪八戒败阵”情节,现比喻逃避责任。
猪八戒戴花——臭美
轻蔑其虚荣心,常与“猪八戒拿书”结合。
二、孙悟空相关歇后语
孙悟空的金箍棒——随心所欲
形容神通广大,可大可小,呼应其法宝特性。
孙悟空翻筋斗——十万八千里
褒扬其敏捷与神速,源自“筋斗云”能力。
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形容其叛逆行为引发的混乱局面。
孙悟空变土地庙——装神弄鬼
暗指其神通变化之术,常与“七十二变”结合。
孙悟空听见紧箍咒——头痛
象征其受约束时的痛苦,与“紧箍咒”设定相关。
三、唐僧相关歇后语
唐僧念经文——念经不忘
形容其执着信念,常与“三藏取经”主线结合。
唐僧跑进和尚店——同吃一碗斋饭
趣味性歇后语,体现其善良与单纯。
唐僧相信白骨精——人妖不分
指其肉眼凡胎,常与“三打白骨精”冲突关联。
四、沙僧相关歇后语
沙和尚挑行李——任劳任怨
褒扬其忠厚性格,契合其承担重任的形象。
五、其他经典歇后语
十八罗汉斗悟空——各显神通
描写群雄逐鹿场景,现比喻各人展示本领。
狗子爬树——拿手好戏
转喻擅长某事,源自沙僧初到高老庄的情节。
如来观音——假夫妇
指“观音菩萨化身母女”情节,含讽刺意味。
以上歇后语均源自《西游记》具体情节,通过夸张手法形成幽默表达,现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