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是 先秦时期的作品,具体创作年代大致在屈原被放逐之后,楚怀王疏远屈原之时。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他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诗歌起因是楚国的内乱,屈原遭奸臣陷害,被贬斥放逐。屈原担心楚国灭亡,自己则前往坟墓,表达了自己的绝望。诗歌发展过程中,屈原指责楚国的忠臣们只知其表而不知其里,不能明辨是非。
《离骚》不仅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文学领域,而且是中国诗赋方面永远不可企及的典范。宋代著名史学家、词人宋祁说:“《离骚》为词赋之祖,后人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圆不能过规”。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