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定义和作诠释是两种不同的说明方法,它们在 形式、内容、特点以及科学严谨性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形式上的区别
下定义通常采用判断句式来明确表达一个概念的本质特征,例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合理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作诠释则可以使用多种句式来表达,不仅限于判断句,它更侧重于对事物某一方面的具体解说,例如:“铀,是银白色的金属。”
内容上的区别
下定义强调的是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要求完整且准确地概括出对象的定义,例如:“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液体。”
作诠释则侧重于描述事物的外观、性质和特征,不一定揭示本质,例如:“雪是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
特点上的区别
下定义要求准确、简明和概括性强,具有科学性,例如:“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
作诠释则具体而通俗,有时带有描述性,例如:“统筹方法是一种提高工作效率的数学方法。”
科学严谨性上的区别
下定义要求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相等,并且要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例如:“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的生命体。”
作诠释并不要求完整揭示事物的全部内涵,其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例如:“雪是在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冰晶。”
互换性的区别
下定义的句子前后可以互换,意义不变,例如:“统筹方法=合理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作诠释的句子前后不能互换,否则意思会发生改变,例如:“银白色的金属是铀”与“铀是银白色的金属”意义不同。
总结:
下定义和作诠释虽然都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方法,但它们在形式、内容、特点以及科学严谨性上有明显的不同。下定义更严谨、准确,用于明确事物的本质特征;作诠释则更灵活、通俗,用于描述事物的具体特征或构造。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说明的目的和需要选择合适的说明方法。